中国哲学命题大全

作者:王吉盛

内容更新中


       哲学网首页    中国哲学命题目录    外国哲学命题目录    基督教思想命题    伊斯兰教思想命题    佛教思想命题

万理归于一理

设置字体大小:


北宋程颐提出的一种本体论命题。语出《二程遗书》卷十八。“理一分殊”的命题是程颐最早提出的。佛教华严宗讲理事关系时认为理是完整的,每一个事中都显现一个完整的理,而不是部分的理。“能遍之理,性无分限。所遍之事,分位差别。一一事中,理皆全遍,非是分遍。”(《华严法界观门》)对于华严宗的这种思想,程颐概括为一句话:“一言以蔽之,不过曰万理归于一理也”。(《二程遗书》卷十八)程颐所言理指万物之“所以然”。所谓万理,即“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同上)所谓一理,即言“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同上卷二上),万国都只体现了一个天理。“天下之理一也,涂虽殊而其归则同,虑虽百而其致一。虽物有万殊,事有万变,统之以一,则无能违也。”(《程氏易传》卷三)程颐认为,张载的《西铭》就体现了“万理归于一理”。当杨时认为张载“民胞物与”的观点有走向墨家兼爱说的可能时,程颐驳道:“《西铭》明理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分殊之蔽,私胜而失仁;无分之罪,兼爱而无义。分立而推理一,以上私胜而失仁,仁之方也。无别而迷兼爱,至于无父之极,义之贼也。”(《程氏文集》卷九)理一而分殊是说“天下只是一个理”,体现在不同的事物中,则为不同事物的理,即万理。“分立而推理”即言“万理归于一理”。程颐认为《西铭》的思想与墨家的兼爱说的区别就在于《西铭》主张理一而分殊,“兼爱”主张“二本而无分”,爱无差等是“二本”,不分亲疏是“无分”。“老吾老,糼吾糼”是万理,是分殊,其流弊在于为私心所胜而丧失“仁”,但在“分殊”的基础上推致“理一”,“及人之老”、“及人之糼”,则能防止私心太胜而成就“仁”。所以程颐说:“天下之志万殊,理则一也。君子明理,故能通天下之志。圣人视亿兆之心犹一心也,通于理而已。”(《程氏易传》卷一)“万理归于一理”、“理一而分殊”是程颐“格物穷理”思想的理论前提,对宋代哲学影响很深。朱熹的老师李侗甚至以此作为判别理学与其他思想的分水岭,“吾儒之学所以异于异端者,理一而分殊也。”(《宋元学案·豫章学案》)这个思想后来得到朱熹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受到陈亮等人的批评。程颐“万理归于一理”的思想涉及到了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关系问题,他从唯心论的角度出发,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作了概括。所以,无论评价如何,程颐的这个思想毕竟是在华严宗理事说之后对一般与个别关系认识的又一次深入,在中国思想史上还是占有一定地位的。



看网友对 万理归于一理 的精彩评论

我来说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