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命题大全

作者:王吉盛

内容更新中


       哲学网首页    中国哲学命题目录    外国哲学命题目录    基督教思想命题    伊斯兰教思想命题    佛教思想命题

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设置字体大小:


张载《正蒙·太和篇》提出的一种本体论命题。“虚”本为空无之意。《老子》、《庄子》都以虚为一种内心境界。《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庄子·人间世》云:“虚者心斋也。”《管子·心术上》讲“虚者万物之始也”,“虚”开始成为宇宙论概念。“太虚”一词最早见于《庄子·知北游》:“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太初,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以太虚指广漠的空间。《淮南子·天文训》讲:“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认为虚霩是先于气的世界本原。《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言:“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大气举之也”,把太虚与气联系起来。张载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虚与气统一起来,提出“太虚即气”、“虚空即气”的命题。张载以太虚为气存在的本然状态。“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正蒙·太和篇》)有形体聚而成物,散而为太虚,都只是气的暂时形态。“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之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同上)冰凝聚水而成,溶化后又复归于水,气凝为万物,气散为太虚。万物不会由无产生,气也不会变成空无。太虚就是气,世上不存在绝对的空无,不能由于气散而隐,无形可见就说虚是无。“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同上)离明得施即有形可见。实际上,世上存在的事物只有明显隐蔽的区别,没有有和无的区别。张载以“气”把有无、虚实统一了起来。张载从“太虚即气,则无无”的命题出发,批驳了所谓的“有生于无”和万物为假象的观点。“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入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不识所谓有无混一之常”。“若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则物与虚不相资,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陷于浮屠以山河大地为见病之说。”(同上)张载的批判是深刻的。张载“太虚即气则无无”的命题,赋予“太虚”以物质实体的属性,这样就避免了把“虚”当作绝对空无或仅仅看成是空间形式的理论错误和缺陷。



看网友对 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的精彩评论

我来说一句